中新网赣州12月9日电 (刘力鑫)如何打造多元业态的乡村旅游新格局?8日下午,在江西赣州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多位专家、官员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热议。
图为第十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的如何打造多元业态的乡村旅游新格局主题对话环节现场。刘杰摄
“乡村旅游发展中,各地要找准定位,了解所具备的资源条件。要保持独有的个性,保持乡土性的和在地性。”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与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家明表示,实现乡村的现代,就会让现代化的元素进入乡村,如何让传统乡村家庭既生活在现代化环境下,又要保持特色,确实面临很多考验。
刘家明进一步指出,还有一些地方投资了不少基础设施,比如公共图书馆、旅游服务设施等,利用却并不充足,这种情况下顶层设计规划尤其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戴学锋表示,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与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例如,有些地方将乡村旅游发展与非遗、民族文化、自然美景相结合,让游客在乡村游览的同时了解当地传统文化。
赣州市文广新旅局二级调研员李升隆认为,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既包括有形的历史建筑,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赣州近年来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乡村旅游评级。现在,5A级乡村旅游点有4家,4A级乡村旅游点有89家。我觉得,发展乡村旅游要进行文化赋能,挖掘每个乡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找出其核心竞争力。要注重文化创意策划,做好相关旅游服务,让客人有更好的旅游体验,讲好乡村旅游故事。”李升隆说。
山东省临沂市蒙山彩蒙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黄树田介绍了沂南乡村旅游在强产业、富村民上的经验做法。一是政府主导,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山东政府主导规划、环境、政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二是文旅融合,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结合、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养生文化与温泉旅游结合。三是改革创新,创新推出田园综合体沉浸式演艺等新业态。四是重视人才,要注重引进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参与讨论的专家和官员还对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刘家明表示,乡村旅游已经进入高水平发展阶段,要做好顶层设计,朝着打造乡村度假目的地目标努力,围绕乡村休闲度假开展活动,把精品民宿、轻奢野奢度假概念融入乡村。戴学锋认为,要在土地、资金、融资上给予乡村旅游发展更大的便利。黄树田指出,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要解决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不足、业态吸引不足、运营能力不足、旅游人才不足等问题,要保护好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好绿水青山、保护好乡村文化,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完)
中新网兰州12月9日电(记者 高莹)“来中国之前,没有想到这里的铁路建设得这么好,辽阔的大地上想去哪里都四通八达,随时都能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兰州交通大学印度尼西亚留学生陈君其近日接受中新社、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等我学成回国后,也要参与到国家的铁路建设中,让所学知识变为‘桥梁’。”
2023年10月,就读于兰州交通大学的留学生陈君其正在图书馆里自习。高莹 摄
今年23岁的留学生陈君其,来自印度尼西亚,如今就读于兰州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从印尼来到中国的陈君其虽然只有不足三年的时间,但如今却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回想起刚来到甘肃兰州的时候,他笑着说,听本地人说略带方言的中文,感觉很难懂,自己只会用微笑点头来回应。
“那时候对这里一无所知,学习语言和专业课程都很吃力,幸好有我的老师们和中国朋友们帮助我,他们带我一起出去玩,说不明白的时候就连比划带猜,语言氛围感强了,慢慢地也就融入进去了。”陈君其介绍说。
在专业课的学习方面,最让陈君其“头疼”的是高等数学。“虽然感觉高数好难,但是我们的老师很细心,他们在课间的时候都会留在教室里,等我们去请教一些不懂的问题。有时候一个问题会问好多遍,老师们也会讲解的很细致,一遍一遍直到确定我们听懂了。”陈君其如是说。
2023年10月,图为印尼留学生陈君其在图书馆查阅资料。高莹 摄
三年时间里,陈君其和同伴们一起结伴走过了中国很多城市,在领略不同风土人情之余,也真切感受到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强大。
“在我们国家,比如在苏门答腊岛或者其他岛屿,火车、高铁都是很少见,出门一般是坐巴士或者坐船。”陈君其告诉记者,第一次感受中国高铁的“无缝衔接”时简直太酷了,既快速又便捷。所以更想把自己在中国学到的学业,带回自己的祖国,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成为两国发展交流的“桥梁”,也让家乡能感受到高铁带来的便捷生活。
不同的异域文化特色,让陈君其对中国的热爱一天天加深。“中文太博大精深了,虽然我现在说中文比较流利,但是要看再深层次一些的东西就很困难,要求助于我的中国朋友。”陈君其介绍说,课业之余自己也会练习一点毛笔字,“牛肉面、中国、水车……这些都是我最近常写的字,起码手没有刚开始那么抖了。”
2023年10月,印尼留学生陈君其在校园中漫步,拍摄秋景。高莹 摄
陈君其依然记得来到中国看到的第一场雪,雪花飘飘然从天空落下,一夜之后,校园银装素裹。“我兴奋得连鞋都没换就冲下楼去踩雪,听脚下踩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很奇妙的感觉。然后拿手机跟家人视频,也让他们看看中国的雪景,这么美。”陈君其如是说。
“我知道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国和印尼在建设方面的合作项目也很多。我现在会说中文也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面的基础,回到祖国后有很多就业机会。”陈君其说,中国很有魅力,希望能让更多印尼人能够走进中国,了解中国,感受中国。(完)